文件系统层次标准

文件系统层次标准(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,简称FHS)是一个描述Unix类系统布局规范的参考标准。它因在Linux发行版中的广泛使用而流行起来,但也被其他类Unix系统所采用。FHS由Linux基金会维护,最新版本为3.0,于2015年6月3日发布。

目录结构

在FHS中,所有文件和目录都位于根目录/
下,即使它们存储在不同的物理或虚拟设备上。某些目录仅在安装了特定子系统(如X Window系统)时才会出现在特定系统中。

大多数这些目录在所有类Unix操作系统中都存在,并且通常以相似的方式使用。然而,以下描述是FHS中使用的具体描述,并不被视为除Linux以外其他平台的权威解释。

目录
描述
/
主层次结构的根目录,整个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的根目录。
/bin
单用户模式下需要的基本命令二进制文件,包括用于启动系统或修复系统的工具(例如catlscp),供所有用户使用。
/boot
引导加载程序文件(例如内核、initrd)。
/dev
设备文件(例如/dev/null/dev/disk0/dev/sda1/dev/tty/dev/random)。
/etc
主机特定的系统范围配置文件。关于名称本身的含义曾有争议。在贝尔实验室早期版本的UNIX实现文档中,/etc被称为“其他目录”,因为该目录历史上存放了不属于其他地方的文件(然而,FHS将/etc限制为静态配置文件,不允许包含二进制文件)。自早期文档发布以来,目录名称已被重新解释为各种缩写,例如“可编辑文本配置”(Editable Text Configuration)或“扩展工具箱”(Extended Tool Chest)。
/etc/opt
存储在/opt中的附加软件包的配置文件。
/etc/sgml
处理SGML的软件的配置文件,例如目录。
/etc/X11
X Window系统版本11的配置文件。
/etc/xml
处理XML的软件的配置文件,例如目录。
/home
用户的主目录,包含保存的文件、个人设置等。
/lib/bin
/sbin中二进制文件所需的基本库。
/lib<qual>
替代格式的基本库。这些通常用于支持多种可执行代码格式的系统,例如支持32位和64位指令集的系统。此类目录是可选的,但如果存在,则有一些要求。
/media
可移动媒体的挂载点,例如CD-ROM(在2004年FHS-2.3中首次出现)。
/mnt
临时挂载的文件系统。
/opt
附加应用程序软件包。
/proc
提供进程和内核信息的虚拟文件系统。在Linux中,对应于procfs挂载。通常由系统动态生成和填充。
/root
root用户的主目录。
/run
运行时变量数据:自上次启动以来有关运行系统的信

江达小记